10

上市公司业绩“偏航”误导风险专家建议完善财务预算报告披露规则

今日都市网 2025-01-06 1.22w
  彭春霞/制图

  编辑《证券时报》 吴少龙

  进入年度报告季节,2024年上市公司年度“成绩单”已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编辑发现,与2024年初披露的财务预算报告中设定的业务目标相比,部分上市公司存在明显偏差,未说明相关情况。

  财务预算报告是上市公司管理层对明年经营计划和财务状况的综合分析和预测。除了业绩预测、业绩快报和定期报告外,财务预算报告也是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财务预期和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信息。

  许多市场专家在接受《证券时报》编辑采访时表示,投资者需要区分上市公司的“财务预算报告”和“业绩预测”,这两者并不相同。为了提高“财务预算报告”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上市公司应及时更新或解释定期报告,以防止误导投资者。

  许多上市公司或未能实现财务预算经营目标

  2024年4月,经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通过的2024年财务预算报告中提到,根据公司2023年的实际经营情况和结果,结合市场环境、经营目标和各项目实际情况,制定2024年财务预算的主要指标是营业收入约300亿元,净利润约8亿元。

  根据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的最新数据,2024年前9个月累计收入不足190亿元,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近1亿元。结合公司过去几年第四季度的业务业绩,公司几乎不可能完成财务预算报告中的年度业务目标。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另一家华北上市公司。根据公司发布的2024年财务预算报告,年营业收入预计超过25亿元,净利润超过3000万元。但根据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的数据,公司前三季度收入不足16亿元,净利润亏损超过300万元。与财务预算报告中的年度业务目标有很大偏差。

  编辑发现,到目前为止,上述两家公司还没有披露年度业绩预测、业绩快递等公告。虽然实际操作与设定的目标有很大偏差,但没有解释或修改原设定的目标。这也意味着,如果投资者参照其财务预算报告中的年度业务目标做出投资决策,就会产生相当大的误差。

  中国(深圳)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田立明在接受《证券时报》编辑采访时表示,业务目标与实际业务的差异是一种常见现象,主要原因包括市场环境变化、公司业务战略调整、紧急情况等。投资者应合理地看待这一差异,并结合公司的具体情况和市场环境进行分析。

  注意区分财务预算报告和业绩预测

  上市公司的“财务预算”报告实际上并不等同于“业绩预测”或“业绩快报”,投资者需要区分两者。

  业绩预测是指上市公司在会计报告公告日前提前预测报告日的业绩。业绩预测本质上是上市公司对下一年度或下一季度利润的预测报告。其目的是避免会计报告正式公布时股价大幅波动,提前释放业绩风险,保护中小投资者等信息弱势群体的利益。

  财务预算报告是反映企业资本经营、经营效益、现金流量和企业预算年度重要财务事项的预测文件。在实践中,财务预算报告不是强制性的,公司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掌握。

  编辑注意到,原《公司法》第四十六条 2024年7月1日生效的新《公司法》中删除了董事会职权“制定公司年度预算计划和决算计划”的规定。有关上市公司的公司章程未修改的,仍需按照旧规定执行。

  田立明表示,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预算和经营目标一般会说明设定的一些基本假设条件,并表明经营目标不代表公司的年度利润预测。

  编辑发现,不仅一些投资者,甚至一个专业的金融数据统计软件也出现了两者的混合情况。专业的金融数据统计软件显示,它将上市公司的“财务预算”业务目标和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测纳入“业绩预警”栏,并没有解释数据源。如果数据直接被引用,则很容易误导投资者。

  天达共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杜国平告诉编辑,上市公司的财务预算报告更多的是对其未来一年业务发展的规划和预期,可能包括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目标,但这并不等同于业绩预测。业绩预测的内容、格式和披露要求有明确的监督规定,董事会议案中的业务目标更反映了公司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前景,两者在性质和目的上存在差异。

  专家建议详细化财务预算报告披露规则

  华东一位投资银行审计师在接受《证券时报》编辑采访时表示:“如果企业财务预算报告的编制相对谨慎和有依据,它对投资决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并不那么直观。”,投资者需要结合企业实际经营信息和行业发展,这需要一定的专业财务知识。

  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财务预算报告通过信息披露发布的,必须遵循信息披露的基本原则,即“客观、不夸大、误导性陈述”、“披露未来经营和财务状况等预测信息,合理、谨慎、客观”。

  鉴于部分上市公司实际经营业绩明显偏离财务预算报告,未及时解释,受访专家建议进一步完善财务预算报告披露规则。

  上述投资银行审计师指出,从目前的规则来看,上市公司财务预算报告的相关规则确实不够明确。例如,绩效偏差现象仅在年度报告中解释是否足够“及时”。公司披露明确的经营目标的,应当在定期报告中及时更新或者说明。

  编辑注意到,一些公司通过自愿披露及时调整业务业绩预测,值得提倡。

  例如,盛美上海于2024年1月10日披露了《关于自愿披露2023年经营业绩和2024年经营业绩预测的公告》,预计2024年年营业收入将在50亿元至58亿元之间。随后,2024年8月,《关于自愿披露2024年经营业绩预测调整的公告》将2024年年营业收入预测范围调整为53亿元至58.8亿元。2024年11月,根据最新经营情况和市场情况,公司决定将2024年经营业绩预测范围再次调整为56亿元至58.8亿元。

  为了提高业务目标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田建议从三个方面进行优化:一是提高披露的细节,要求上市公司提供更多的细节和基础,以便投资者更好地了解目标的制定过程;二是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确保预算和业务目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三,引入第三方评估,可以考虑引入第三方机构评估上市公司的财务预算和业务目标,以提高信息的可信度。

编辑:金杜

财务 完善 建议 规则 披露 报告 专家 风险 业绩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今日都市网刊载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今日都市网致力于提供准确和有价值的信息,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完全验证。如有内容存在侵权、失实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ahmmzs_tousu@163.com ,我们将尽快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