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May

星期三

现在科技市场又来了 高点成立基金净值回“1”

今日都市网 2025-02-17 2.29w

  编辑《证券时报》 裴利瑞

  2021年2月18日,在一轮为期三年的科技股牛市下,上证综指创下3731.69点的高点。当时公募基金行业如火如荼,百亿爆款和造星盛宴如火如荼,但很快就开始了漫长的震荡回调,大部分高位成立的基金都减半了。

  如今,人工智能已经过去了四年。(AI)领先的新一轮科技周期再次开启。那些在市场高点建立的基金的表现如何?《证券时报》编辑发现,2021年在市场高点建立的基金近期净值越来越多地属于“1”。

  多个高点成立的基金净值回“1”

  2021年2月18日,在上证综指创下3731.69点高点的那一天,兴银科技成长了一个月。在当时众多百亿爆款基金中,该基金只记录了9.56亿元的募集规模,消失在公众面前。

  在接下来的四年里,该基金也跟随了市场的起伏。2021年7月,该单位净值创下1.42元高点,2024年5月跌至0.58元低点。最近,该基金的单位净值终于回到水面,2025年2月12日达到1.04元,创下2022年以来的新高。

  最近,像兴银科技一个月的滚动持有增长一样,越来越多的基金在2021年市场高点成立,净值回归“1”。

  比如2021年1月11日成立的广发平衡优化,曾经是当时100亿爆款基金之一,一天募集金额达到298.42亿元,配售后成立规模达到148.53亿元。2023年12月,该基金的单位净值跌至0.86元,但最近又回到了水面,最新净值达到1.0052元。

  此外,2021年3月5日成立的易方达远见成长、2021年3月9日成立的华安精致生活、2021年2月22日成立的景顺长城新能源产业、2021年1月22日成立的信澳星棋等多只当时募集规模较大的基金,其中信澳星棋的单位净值近期仍创下新高。

  据wind统计,2021年共设立了1033只股票型基金。截至2025年2月14日,170只基金的单位净值已恢复到水面以上。其中,李博管理的少数产品,如新澳新能源精选、周海栋管理的华商精选回报等,单位净值甚至稳定在1.5元以上。然而,大约60只基金的净值仍然减半,低于0.5元。

  两轮科技周期助推

  回顾2021年的爆款基金和现在的基金,背后的原因恰好来自两轮科技周期的助推。

  2019年至2021年,随着5G商业和“双碳”政策的实施,无线耳机、新能源汽车等新兴消费品层出不穷。国内替代逻辑大大提高了科技企业的业绩和估值,在a股市场掀起了三年科技股牛市。基金集团宁德时代、立讯精密、中芯国际等轨道股,不仅催生了40多只十倍大牛股,还赢得了众多明星基金经理和100亿热门基金。

  自2024年以来,人工智能浪潮汹涌而来,大型模型、计算能力、芯片、应用等相关行业轮流流火,人工智能眼镜、智能驾驶、人工智能医疗等主题概念交易活跃,再次掀起了新一轮的科技周期。该基金再次涌向中芯国际、寒武纪、海光信息等人工智能技术股,也推动了四年前在市场上建立的许多基金实现净值回归。

  对于基金收益回升的原因,基宇基金表示,多年来对基金重仓股收益来源的拆分发现,估值和利润增长对基金收益的影响非常显著。2019年至2020年,基金重仓股估值大幅上升,企业利润自2021年第一季度以来也有所下降。虽然公开发行重仓企业的利润仍在触底,但估值分位在过去十年中已上升到45%,处于合理范围内。

  《证券时报》编辑发现,上述基金成立于2021年市场高点,近期净值回归“1”,其重仓股也反映了时代的明显变化。

  以易方达的远见增长为例,该基金在2021年底重仓了石基信息、恒生电子、宝信软件等软件股,以及天齐锂业、赣丰锂业等新能源股。到2024年底,该基金已改为人工智能产业链上的光模块、数通PCB目标,以及德赛西威、伯特利等智能驾驶目标。基金经理吴阳在季度报告中多次强调,“人工智能的确定性投资机会已经出现。”

  据Wind统计,截至2024年底,在基金前十大重仓股中,寒武纪和中芯国际两大AI芯片新增,基金持股市值分别达到491.29亿元和475.93亿元。与2021年底相比,龙基绿能、立讯精密、药明康德等退出基金前十大重仓股。

  投资者信心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受益于科技股市场,投资者对主动股基金的信心有所回升,基金销售端也开始发生变化。许多表现出色的主动股基金已经成为基金头寸列表的“常客”。

  根据天天基金网的数据,在该平台的月销售榜单中,出现了鹏华碳中和主题混合、永英先进制造智能选择混合发起等多只绩效科技主题基金。由于重仓机器人等高度繁荣的科技方向,这两只基金近一年的收益率分别达到106%、98.69%。

  摩根资产管理认为,这一轮增长市场的传播的核心驱动力是人工智能、以机器人和智能驾驶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生了积极的变化。结合两届会议的增量政策预期,两者共同形成了这一轮估值上升的市场。最近,海外机构对中国资产的叙事发出了积极的信号。关于“中国科技资产重估和制造业的斯普特尼克时刻”的声明推动了投资者对中国科技资产信心的恢复。

  银华战略新兴灵活配置的基金经理苏静然认为,与2020~2021年上行周期相比,这一轮科技行业可能面临弱复苏,但幸运的是,人工智能的新产业趋势得到了祝福。

  她说:“目前,如果我们看看这一轮全球半导体周期,我们认为它将开始进入顶部阶段,未来结构性的上升驱动力来自人工智能。在国内外的共鸣下,各种人工智能终端都有望帮助生态形成闭环。计算能力链接仍处于趋势中。回顾过去,我们将更加关注国内计算能力的供需繁荣和人工智能终端(消费电子),这可能是2025年最大的边际变化。”

编辑:金杜

成立 基金 净值 科技 市场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今日都市网刊载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今日都市网致力于提供准确和有价值的信息,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完全验证。如有内容存在侵权、失实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ahmmzs_tousu@163.com ,我们将尽快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