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May

星期六

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路

今日都市网 2025-02-14 1.64w

  刘诗梦

  当城市化的繁荣掩盖了农村民俗的烟火,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淹没,有的甚至消失。前段时间,李子柒的回归再次唱响了非物质文化的号角,引发了一股热潮。2024年12月4日,春节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2025年春晚也成为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春晚”。非物质文化复兴是可以期待的。

  经济复兴是非物质文化发展的命脉。2025年是第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以此为契机,各地在春节期间展示了非物质文化元素。美团数据显示,自2025年1月1日起,“春节旅游”整体搜索量同比增长328%,“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搜索量同比增长174%。平台的流量曝光自然为非物质文化崭露头角提供了机会。同时,非物质文化也为许多县域经济注入了力量,使一些小县城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找到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生存路径,如河北省灯龙校曲周县。

  形式复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语言表达。数字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的应用形成了一种新的经济和社会形式。我们熟悉的敦煌壁画已经结合虚拟现实实实现了身临其境的展览,改变了传统的视听展示模式,增强了印象,很好地保护和传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新传播形式逐渐成为公众的焦点,并与周边产业联动发展,如网络游戏、动画等。通过智能手持终端在线了解和欣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在线记录和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互联网连接世界,向世界展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魅力。

  产业复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发展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普及也将带来市场竞争模式的变化。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制造企业已开始转型,许多跨境联合塑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的公司也悄然诞生。根据《2023-2028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深入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的分析,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规模已达到10983亿元,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跨境联合合作不仅振兴了大量的传统文化资源,而且以现代的方式继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基因。一些创新的综合产品的诞生吸引了许多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茶杯、非物质文化遗产漆扇等。

  情感复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神核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中国文化传统的具体表达,也是继续中华民族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互联网娱乐项目丰富的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悄然成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爱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非物质文化遗产火壶”的表演非常受欢迎。传统文化的情感复苏标志着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方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是建设文化强国的首要目标。“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表明,保护、继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背景、增强文化信心、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热爱、传承和复苏得到了体现,社会经济效益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阳光发展的驱动力。我们也以各种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公共生活,让世界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基调和精神核心。曾经认为消失的文化正在被我们一点一点地捡起来,这不仅是文化复兴的道路,也是中国繁荣的缩影。

  本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的个人观点

编辑:金杜

遗产 文化 物质 复兴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今日都市网刊载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今日都市网致力于提供准确和有价值的信息,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完全验证。如有内容存在侵权、失实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ahmmzs_tousu@163.com ,我们将尽快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