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财务表现呈现出营业收入与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不同步变化的复杂趋势。据统计,A股上市公司年营业收入总额为72.36万亿元,比2022年71.83万亿元增长0.74%。然而,同期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下降了0.13%,净利润率也从7.52%下降到7.37%。
为了深入分析申万一级31个行业的业绩,本章采用了基于收入和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增长的象限分析。该方法以归属于母亲的净利润变化率为X轴,收入变化率为Y轴,构建了一个二维坐标系,以显示各行业在不同维度上的表现。
2023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增收不增利”的现象,即营业收入增加,母公司净利润下降,位于四象限中的第二象限。这一趋势也反映在申万一级分类的31个行业中,其中电力设备、计算机等5个行业占16.13%。
图表显示:2023年“增收不增利”五大行业
以计算机行业为例,2023年营业收入达到11931.29亿元,同比增长2.74%。但归母净利润下降8.44%至325.36亿元。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数字智能时代的到来和人工智能、随着5G网络的普及和边缘计算的进步,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融合,为行业增长提供了技术和市场支撑。
然而,归母净利润的下降凸显了计算机行业面临的诸多挑战。主要问题是行业结构相对分散。中国数字、海康威视等十大企业的收入仅占47.36%。与银行(78.98%)、煤炭(76.27%)等行业相比,这一比例明显较低,说明计算机行业竞争尤为激烈。
其次,成本上升或产品定价策略调整导致计算机行业毛利率普遍下降。2023年,企业毛利率下降52.51%,行业358家企业平均毛利率下降0.66个百分点,麦迪科技、易华录、网达软件等19家企业毛利率下降10多个百分点。
最后,企业“三费”(即销售费、管理费、财务费)等相关费用的支出增加,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率。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计算机行业的研发费用从去年的1087.84亿元增加到1147.90亿元。
从个股层面来看,2023年5350家上市公司中,有142家公司在收入增长的同时从盈亏转为亏损。这些公司的平均收入增长率高达26.76%,但在2023年亏损489.41亿元,而在2022年亏损245.57亿元。
其中,温氏股份、ST天邦等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企业占据亏损前十名的六个席位。这些企业选择在生猪周期下降期间增加生产,以获得更多的产业转型收入,但这也要求企业有足够的体积,并承担一定的风险。
总体而言,相关行业和企业需要调整战略,优化成本结构,提高盈利能力,避免陷入恶性竞争等不利局面,才能在2023年“增收不增利”甚至从盈亏转为亏损。
图表显示:2023年亏损超过10亿元的企业从盈转亏
(来源金融界)
编辑: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