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山西褐马鸡种群扩大

今日都市网 2024-12-22 0.67w

“美遐圻之伟鸟,生太行之岩阻。体贞刚之烈性,亮金德之所辅。戴毛角之双立,扬玄黄之劲羽。”曹植的《鹖赋》尽展褐马鸡的风姿。  1984年,褐马鸡被命名为“山西省省鸟”。40年来,我省通过设立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增加科学监测、增强公众环保意识等推进系统保护、源头保护,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褐马鸡保护体系,使其生存环境得到持续改善,种群数量稳步增加,分布区域不断扩大,保护成效日渐显著。

健全保护体系

作为中国鸟类特有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褐马鸡被誉为“东方宝石”。受人类活动增多、森林生态系统破坏等因素影响,上世纪八十年代,全国的褐马鸡仅记载分布于我省吕梁山脉和河北省西北部的山地,一度濒临灭绝。  为保护这一珍贵物种,我省持续加强栖息地保护。198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庞泉沟和芦芽山两个以保护褐马鸡为主的自然保护区;1983年至1993年陆续成立历山、蟒河、五台山、五鹿山、灵空山等8个自然保护区;2002年至2007年相继成立人祖山、六棱山、壶流河湿地等36个自然保护区,逐步健全就地保护体系。这46个自然保护区中,有1/3左右的保护区将褐马鸡作为重点保护对象。

“我们在相关自然保护区、重点县域系统地开展了褐马鸡地理分布、生态生物学习性、种群数量特征、生化生理等方面研究,为褐马鸡保护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省林草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处处长王裔飞说。从1982年起,我省也尝试迁地保护,建立以庞泉沟保护区为代表的繁育场所,成功繁育褐马鸡40多年,该保护区成为集种源保存、公众教育、观鸟拍摄等为一体的重要基地;支持配合北京师范大学在五台山林区两次开展褐马鸡“再引入”的国家项目试验,为雉类迁地保护积累了经验。

山西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褐马鸡的重点栖息地。40多年来,该区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举措。在褐马鸡孵卵期间,限制当地农民上山采羊肚菌、拔蕨菜、挖药材,确保褐马鸡有一个比较安静的繁殖环境。加强对当地农民的宣传教育,特别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和执行,培养大家的自然保护意识和法制观念。

在人工繁育的同时,庞泉沟保护区还开展了野外调查。通过设立样线、布设红外相机,保护区科研人员发现褐马鸡夏季居住于林间,冬季成群生活在向阳背风坡,春秋两季垂直迁动的“栖必异林”习性。“虽说褐马鸡黑夜会上树,但会在林子里筑巢产卵。2015年,我们拍到狗獾破坏褐马鸡蛋,经过跟踪研究,发现数量较多的狗獾也是褐马鸡的天敌之一,为之后保护褐马鸡提供了更多参考。”庞泉沟保护区管理局高级工程师杨向明说。

每年的4月5日至11日,我省确定为“山西省爱鸟周”,并纳入《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办法》;自1982年起连续举办43届“爱鸟周”和33届“动保宣传月”活动,营造公众广泛参与保护的浓厚氛围。

健全的保护体系,使我省褐马鸡种群数量稳步增长。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省目前褐马鸡数量为1.9万只左右。“有一年冬天,保护区一位管护员带我蹲守在老蛮沟,在那里等到了一群褐马鸡,居然有100多只。比平时几十只的群体大了许多,太震撼了。”杨向明言语间充满兴奋。

提升生态功能

“小伙伴们闻讯赶来,快走两步,生怕错过了美味。队伍渐渐庞大了起来,两只褐马鸡似乎有些挑食……”再次翻看山西省吕梁山国有林管理局制作的动物贺岁片,依旧趣味无穷。  随着辖区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2022年,吕梁林局的管护员们从红外相机中挑选“演员”,褐马鸡成为首位主演。“这段贺岁片视频是在隰县范围内的红外相机中收集到的。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出现在镜头中,大家都很有成就感。”贺岁片导演、吕梁林局保护利用科科长闫赵宏介绍。

近年来,吕梁林局通过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造、封山育林加密等方式,多措并举、多点突破对现有林分进行改造,并通过修建饮水点、改造水源地、布建“本杰士堆”等方式改善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使得辖区内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稳步增长,生物多样性日渐丰富。同时,开展红外相机持续监测工作,为掌握分析种群的数量和分布提供了强有力的数据,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北豹、褐马鸡等频频入镜。

无独有偶。五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山地森林的植被覆盖,为褐马鸡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褐马鸡的生活质量。同时,通过举办宣传活动、开展研学活动、组织参观科普宣教馆等方式,提高公众对褐马鸡及其栖息地保护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褐马鸡是典型的森林鸟类,没有健康的森林生态系统,就没有褐马鸡的生存条件。过去的40多年里,我省在天然林保护和国土绿化方面做了大量努力,森林资源不断增加,生态功能逐渐提升。“我省褐马鸡种群呈发展壮大趋势,部分个体已重新回归到历史上有分布的太行山区。这一变化与20年前的濒危状态形成鲜明对比。今后,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森林质量,提升森林覆盖率和林草覆盖率,为褐马鸡等珍稀动物的栖息繁衍提供优质环境。”王裔飞说。

黑茶山自然保护区地处吕梁山中段与北段的连接处,是吕梁山中北段森林植被最狭窄的地区,多年来,该区持续不断提升区域生态功能,守好吕梁山南北野生动物扩散、基因交流的重要通道,为褐马鸡等动物种群扩大保驾护航。

加强调查监测

“2021年10月,在处理甄别众多红外相机照片时,我居然看到了褐马鸡。当时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以前可从来没发现过。”回忆起当年的场景,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科研监测科副科长白怀智仍很激动。

我省吕梁山脉是褐马鸡的传统分布区,沿吕梁山脉主脊线的森林地带普遍分布;石楼县团圆山、吉县人祖山—大宁县二郎山等森林孤岛状地区也发现褐马鸡生存;太岳山、中条山等地区也相继出现。对于这些新的地点、新的种群,需要加强调查监测,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护工作。

在2022年9月至2024年8月,省林草局组织相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直林区、重点县域,委托庞泉沟国家级保护区为技术牵头单位,再次对全省褐马鸡现状开展调查,利用将有褐马鸡出现地区划定的70个100平方公里样区和600台次红外相机一手数据,测算全省褐马鸡分布区、数量和栖息地。全省褐马鸡分布县域由上世纪90年代4市28个县(市、区)扩大到45个,保护区也由3个增加到20个。

历山保护区承担了中条山林区褐马鸡专项调查与监测任务。“这次专项调查监测,我们的红外相机拍摄到了64张褐马鸡照片和4段视频,发现老鳔山、皇姑幔也有了它们的踪迹,在保护区内有一路南迁的趋势,栖息地进一步扩大。”白怀智细数着。

调查研究还发现我省褐马鸡栖息地与高海拔区域的华北落叶松、云杉并不直接关联,大面积的油松林区,也是褐马鸡十分适宜的栖息地。同时,为防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省林草系统先后建立16个国家级、28个省级监测站点,积极开展野鸟禽流感监测预警,保障了野生动物的生存安全。

焦建峰是沁源县生态护林员,常年的巡山护林工作,让他对生活在这里的褐马鸡产生了浓厚兴趣。通过积年累月的观察,焦建峰逐渐成为研究褐马鸡习性的“土专家”,甚至学会了褐马鸡的语言。“它们聚集时的叫声比较洪亮,用这个声音把其他同伴吸引过来;如果它遇到天敌或是紧急时刻,它的叫声就低沉,警示同伴有危险了。”多年来,他收集记录下褐马鸡产卵孵化成长的全过程,来这里考察褐马鸡的学者们也都请他带路。

2020年以来,我省多地发现了褐马鸡向东、向南扩散的踪迹,观鸟人士也拍摄到许多珍贵影像。全省褐马鸡分布区的总面积达11900km2,其中适宜褐马鸡栖息的森林面积5500km2。“下一步我们将加强对褐马鸡的扩散通道、扩散方式及新栖息地条件下的活动规律等研究,持续深入监测,为科学保护提供决策支撑。”省林草局副局长岳奎庆表示。(据权威消息了解张丽媛,省林草局、吕梁林局供图)

编辑:金杜

扩大 褐马鸡 山西

相关推荐

【免责声明】今日都市网刊载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今日都市网致力于提供准确和有价值的信息,但无法对所有内容的真实性进行完全验证。如有内容存在侵权、失实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ahmmzs_tousu@163.com ,我们将尽快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