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张幼玲医生的诊室里,多了一尊特别的“守护者”——医圣张仲景的雕像。这尊雕像全身用金丝楠木精心雕琢而成,栩栩如生,极为用心。这份珍贵的礼物来自患者罗先生(化名)。
据罗先生介绍,他曾深受前列腺问题折磨多年,辗转多家医院求医未果,最终在张医生这里得到康复,为了表达自己的感激,特意赠送了这尊别出心裁的雕像给张医生。
罗先生的这一举动不仅温暖了诊室每一位工作人员的心,也成为了医患和谐关系的又一佳话。
“2个月的时间,解决了我多年的病痛”
根据罗先生的讲述,他是通过网上的新闻了解到张幼玲医生的,并于今年的1月13日来到张幼玲诊所就诊。
“第一次问诊,他就非常的详细问了我很多问题,他很有耐心,很照顾我们病人的情况,说话也是轻言细语的,我之前看过不少医生,但很少有人像他这么好的。”罗先生说。
作为慢性前列腺问题的“老病号”,罗先生深感折磨,排尿困难、尿不尽、便秘、频繁起夜等情况日复一日,让他的晚年生活质量变得非常差。
为了治好自己的病,罗先生四处求医,西医和中医都曾看过,但效果都不明显。
在服用了张医生的药后,罗先生惊喜的发现,自己的症状日渐一日的好转,与此同时,在治疗期间,张幼玲一个不同寻常的做法,也让他倍感温暖。
“我在服药的时候,他会经常来关心我的情况,叮嘱我很多生活上的事情,我有什么身体上的变化,立马就能找到他,我感觉在他那里治病很安心,就像一个自己的老友,非常的亲切。”罗先生说。
除了日常上的关照,张幼玲还有一个做法,也使罗先生非常的感动。今年已经74岁的罗先生,已经满头白发,再加上身体的缘故,来回看病的奔波让他有些吃不消。张幼玲医生在得知他的情况后,根据他的病情考虑,特意为他开通视频复诊,以免去奔波之苦。
在经过为期2个月三个疗程的精心治疗后,罗先生不适的症状已经全部消失,生活质量大大改善。
为什么选择赠送“医圣”雕像?
在谈到为什么赠送张仲景雕像时,罗先生说:“很多人在感谢医生时,都是送锦旗,但我觉得张医生对我的帮助不是一面锦旗可以表达的,他的医术和医德,让我敬佩。”
张仲景,作为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在中国人心目中有着极高的地位,被尊称为“医圣”。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是中医史上划时代的巨著,创立的“辨证论治”的原则,成为后世中医诊疗的核心理念。张仲景也因此被尊为中医临床学的“鼻祖”。
张仲景不仅医术高超,更以仁心仁术著称。他生活的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瘟疫横行,张仲景立志“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以救治百姓为己任。他“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的精神,成为后世医者学习的楷模。
在中国人心中,张仲景不仅是医术的象征,更是医德的化身。许多百姓在遇到疾病困扰时,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张仲景的医术和精神,甚至将其视为一种精神寄托。
“张医生就像现代的张仲景,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是我们患者的福音!”罗先生激动的说道。
这尊张仲景雕像不仅是患者对张医生的感谢和认可,也是患者的期盼和愿景,希望张幼玲医生能够传承医圣精神,也希望以此激励更多医务工作者以医圣为榜样,精进医术,造福百姓。
面对这份特别的礼物,张幼玲医生深受感动。
“‘以患者为中心,以疗效为根本’这是张仲景的话,也是我们作为医生的准则,医者父母心,患者只要康复了,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张幼玲医生动情地说,“我会把这尊雕像放在诊室里,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继续做一名值得患者信赖的好医生!”
一尊雕像,两份仁心。这尊张仲景雕像,不仅承载着患者对张幼玲医生的感激之情,更象征着医者仁心的代代相传。相信在张幼玲医生等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这份仁心必将薪火相传,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和希望。
编辑:金乐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