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月3日电 (据权威消息了解李博)北京通州区正加快“无废细胞”培育,全力打造“无废城市”。据权威消息了解从通州区生态环境局获悉,通州区首批“无废细胞”名单日前出炉,包括3个“无废学校”,3个“无废工地”,1个“无废医院”,助力国家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此次共有7个“无废细胞”入选首批名单,其中“无废学校”有北京市通州区贡院小学、北京市育才学校通州分校、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无废学校”是培育“无废文化”的重要载体,此次入选的贡院小学组织了“有你,才有光——变废为宝,塑融新生,为偏远山区献爱心”特色主题活动,全校师生开展塑料瓶捐赠活动,塑料瓶通过加工再造变身“宝藏校服”,捐赠给云南贫困学校学生,以实际行动参与“无废城市”建设。
入选“无废工地”的有北京建工集团北京城市副中心1202街区FZX-1202-0001地块F3其他类多功能用地项目,中建二局通州区张湾镇村、立禅庵、唐小庄、施园、宽街及南许场村棚户区改造一片区项目一标段,北京建工集团大营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入选“无废医院”的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
构建49项指标任务
据介绍,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是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篇章,也是加快推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抓手。
自2023年以来,通州区在北京市率先自主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出台《通州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通州区“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全面明确76项“无废城市”建设任务,构建49项指标任务,建立四大清单体系,全面提升固体废物治理能力,助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
通州区还成立了“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小组,《通州区低值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推广工作方案》《北京城市副中心绿色建筑实施管理办法》等24项“无废”制度措施落地实施,推动固体废物在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低碳化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
完成百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
通州区深化垃圾分类,推动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完成100个垃圾分类示范小区建设。印发《低值可回收物体系建设推广工作方案》,8处街道(乡镇)开展试点。在全市率先构建“点—站—中心”(前端智能回收机+中端可回收物中转站+末端分拣中心)可回收物处置全链条体系,试点安装121台智能回收机,居民投递参与人次达3.6万,实现可回收物从社区到终端的闭环管理,使再生资源得到高效、高值利用。
通州区推进建筑领域低碳化,强化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新增超低能耗建筑面积20.17万平方米,位居全市前列。新增实施公共建筑绿色化改造62.67万平方米,超额完成年度任务目标。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62.82%。实施建筑垃圾消纳备案制,建筑垃圾备案量达1811万吨,强化建筑垃圾运输过程监管。
“我们推动企业绿色升级,促进工业固废源头减量。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完成9项绿色智能化改造项目,对电子、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43家重点企业实施绿色诊断,2024年度新增7家市级绿色工厂,全区累计完成13家国家级绿色工厂创建。”通州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
通州区提升农林业固体废物资源利用水平,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99.85%,粪污资源化利用率99.57%,蔬菜尾菜综合利用率达到100%,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2%,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为91.1%。已编制完成《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园林绿化垃圾资源化利用规划研究(2023-2035)》。
通州区加强危险废物监督管理,对16家A级企业和72家B级企业实施分级管理。核发通州区首张医疗废物收集许可证,实现小微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收集转运体系全覆盖。
将建“无废细胞”激励机制
通州区强化要素保障,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推动“无废”金融产品服务全区重点项目建设,北京绿色交易所联合发布了首款服务“无废城市”的专属绿色金融产品“无废贷”。
“我们将持续探索‘无废城市’建设路径,建立‘无废细胞’激励机制,发布相关措施。构建通州‘无废指数’指标体系,科学评价‘无废城市’建设成效。建立企业绿色信用评价体系,对纳入绿色信用体系内的企业采取信用等级差异化分级管理,3家A级企业、14家B级企业已授牌,引领企业绿色转型。”通州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接下来,通州区将结合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深入探索“无废通州”建设中固废领域减污降碳协同路径,还将系统谋划“十五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行动路线图,打造城市副中心“无废城市”特色,推动城市副中心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编辑: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