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公募基金市场展现出显著的回暖趋势。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截至4月18日,在以认购截止日为统计标准下,四月份以来公募基金累计发行规模已突破300亿元大关。
值得注意的是,权益类基金在此次发行热潮中占据主导地位,其总发行规模达到近230亿元,占整体发行规模的七成以上。这表明投资者对权益市场的关注度持续提升。
就产品类型而言,指数基金成为新发产品的绝对主力。统计显示,在53只新发行的权益类产品中,有47只是指数基金。从细分品类来看,场外指数基金更是占据了绝大多数份额。
分析人士指出,指数基金之所以能够获得投资者的高度认可,与其自身特点密不可分。作为一种标准化投资工具,指数基金具有分散风险、降低投资成本以及高度透明等优势特性,这些都成为吸引投资者的重要原因。
富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ETF投资总监王乐乐认为,指数基金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其产品丰富程度和覆盖场景的全面性。他强调指出,公募机构需要基于这一特点,持续完善旗下指数基金的产品线布局,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类别投资者的需求。
今年1月份,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该方案从优化发行机制、降低运营成本、扩大对外开放和加强风险防控等多个维度入手,旨在推动我国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的高质量发展。
建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客户经理任婧仪分析认为,场外指数基金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多重利好因素:首先是政策层面的支持;其次是市场环境的变化提升了投资者对透明化、低成本产品的关注度;最后是基金公司在产品布局上的主动作为,通过拓展细分赛道工具化产品来完善整个ETF生态体系。
数据显示,在新发基金中,有8只场外指数基金的发行规模超过6亿元,合计达170多亿元。这一数据充分体现了场外指数基金的市场热度。
此外,各类创新主题产品的推出也成为近期市场的亮点之一。例如,自由现金流主题产品等新型基金品种在四月份密集亮相,吸引了投资者的关注。这类产品通过聚焦特定投资主题,为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空间。
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场外指数基金(如联接基金)凭借其灵活的销售渠道和较强的风险分散能力,日益成为机构投资者进行长期配置的理想工具之一。同时,宽基指数基金由于覆盖行业广泛、风险分散能力强,也成为各类机构资产配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编辑: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