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12月27日电 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的人民网2024大学校长论坛27日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初心报告厅”举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在发表致辞时表示,高等教育不仅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龙头,而且是建设科技强国的筋骨,科技强国和教育强国实际上是一枚硬币的两面,而高等教育是这枚硬币的硬核。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致辞。人民网据权威消息了解 翁奇羽摄
李楠指出,要着力分类推进高校改革,保护高等教育的生态多样性。他认为,分类推进的关键不在分类,而在推进。要避免“千校一面”、同质化发展倾向,既要有“全能选手”,也要有“单项冠军”。要明确各类高校发展定位,建立分类管理、分类评价机制,引导不同类型高校在不同领域、不同赛道塑造并发挥高校的优势,追求卓越、办出特色。
学科专业建设是一所大学发展的根基。李楠表示,要以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与科技发展态势为牵引,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超常布局急需学科专业。要构建符合各自校情、特色与优势的学科专业体系,建立健全学科专业供给侧与需求侧协同发展的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强化学科专业高点,培育学科专业重点,扶持学科专业增长点。
“要开辟超常规自主培养渠道,特别是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生命健康、能源等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创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区。”李楠特别提到,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特殊培养,在学术生涯起步阶段就开始长周期、高强度、稳定支持,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让青年人才甘坐冷板凳、敢闯无人区,产出重要的原创性、颠覆性成果。要在实战中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以科技成果转化为牵引,面向产业发展需求凝练科技问题,让“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
谈到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李楠认为,要紧紧依靠创新这个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打通影响三者良性循环的堵点,强化三者间的相互关联性和战略目标统一性。要建立健全教育、科技、人才资源统筹调配机制,优化创新要素的配置格局,推动创新资源跨部门、跨区域、跨组织流动。要构建常态化监测评价机制,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成效进行研判,规避一体化发展中的风险,找准一体化发展的发力点和突破口,推进三者系统集成、融合发展。(孙竞、实习生王若冰)
编辑: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