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落户浙江余姚的12年,吴景晖的心中涌出六个字:共成长、互成就。
12年前,吴景晖带着几位技术人员来到余姚市,从零起步,准备在高纯钛新材料领域大干一场。
“刚来时,除了我和几位技术人员外,什么都没有,可以说是白手起家。”但是,吴景晖的高纯钛项目吸引了余姚市的注意。
彼时,高纯钛材料几乎被国外垄断,国内厂家主要依赖进口,而吴景晖不仅是新材料领域的博士,还在国外相关企业有着丰富的从业经历。
“新项目、有技术、有经验,创新项目我们看重的是未来。”余姚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人才办常务副主任潘剑波表示,对于高层次人才的创新项目,余姚有真金白银的扶持。
吴景晖的项目落户后,余姚市帮他解决了办公场地、厂房等,可是项目一开始,需要招揽人才、研发设备,没有资金寸步难行。
“多亏了市里的‘5个500万’政策,不然我们的项目可能‘胎死腹中’了。”吴景晖口中的“5个500万”政策,就是余姚市针对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的资金扶持政策。
“我们了解到,在创业创新中,人才遇到最大的痛点是资金问题,因此我们出台‘5个500万’政策,特别优秀项目的支持额度还提高到‘5个1000万’。”潘剑波指出,所谓“5个500万”就是对优秀的创新项目在扶持资金、种子资金、贴息贷款、发展奖励、股权投资等五个方面给予每项500万元的扶持。据统计,仅2023年一年,余姚市就有21个高层次人才项目被列入“姚江英才项目”,获“5个500万”政策支持。
2012年下半年,吴景晖在余姚创立了宁波创润新材料公司,可是又碰到了难题,那就是生产机器的问题。“当时,该领域的生产机器被国外企业垄断,购买价格十分高昂。”吴景晖决定自己做。通过政府牵线,创润新材料和国内设备厂家达成合作,通过团队一年多的设计研发,终于开发出符合企业生产需求的设备。
2014年6月,经过800多个日夜的苦心钻研,吴景晖带队研发出我国第一炉电子级低氧超高纯钛,钛锭纯度高达99.999%,填补了国内空白。
在吴景晖眼里,创新没有止境。2023年2月,全球第一块直径达800毫米的低氧超高纯钛锭在吴景晖的工厂顺利产出。就在2024年4月,直径达1000毫米、单锭重量达10吨的高纯钛锭也“呱呱落地”。
宁波创润新材料公司生产车间。受访人供图
在吴景晖夜以继日攀登技术高峰时,不远处的长振铜业公司里,符志祥正在一步一个脚印走上成才的道路。
符志祥毕业于职业学校,学的是钳工,在长振铜业已经工作了20多年,从最初的一名普通的钳工成长为高级技师、高级工程师,完成了17项发明专利和24项实用型专利,他已经是公司名副其实的技术大咖。
“在工作中,经常遇到一些技术问题,我就想着怎么去解决它。”符志祥在学中干、干中学,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这些年来,他多次获得浙江省科学进步奖、宁波市科学技术奖等,2022年,符志祥被评为“浙江杰出工匠”,同年又被评为宁波市领军人才,同时,他还兼任公司博士后工作站的指导老师。
符志祥的故事已经成为公司的励志故事,鼓舞着年轻人前行。
余姚历来“制造立市”,既需要像吴景晖一样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的引领,也离不开像符志祥这样的高技能人才的支撑。
2024年,余姚市大力实施技能工匠专项行动,聚焦本地产业发展和就业需求,积极构建培养、评价、保障贯通的“全链式”培育体系,全面加强高素养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仅2024年上半年,全市新增技能人才7241人,其中高技能人才4309人。
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像符志祥一样的工匠在这片土地上涌现。
余姚农村迎来越来越多的“新农人”。余姚市委宣传部供图
与吴景晖、符志祥在城市奋斗不同,王文艳把目光放在了农村。“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虽然在城市打拼多年,但是我觉得在农村也同样可以大有作为。”几年前,王文艳在四明山北麓的梁弄镇横洛村流转了150亩土地,到村里做起了“新农人”。
王文艳用50亩地种水稻、50亩地种蔬菜、50亩地种水果,品类有100多种,一年四季都有收成。前不久,50亩水稻迎来丰收,“我们的水稻不用化肥不打农药,产出的大米非常受欢迎,20块钱一斤,很快就销售一空。”
卖米卖菜并不是王文艳的全部农业梦,她在琢磨如何实现一二三产联动发展。比如在农业的基础上,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提升附加值,同时发展乡村旅游、休闲采摘、学生研学等第三产业。
“广阔乡村,大有作为。”这是王文艳坚持的信条,也是她选择重回农村的最初动因。
“对乡村人才创业项目,我们也给予优先扶持,鼓励他们在乡村大展身手。”余姚市农业农村局局长陈杰举例说,在推优激励方面,余姚落实认定评先、职称评审制度,累计认定宁波市拔尖人才4名、“浙农英才”6人、工作站3家、农民中高职称5人,极大增强了“新农人”的归属感、荣誉感。
如今在余姚市,像王文艳一样,在乡村广阔天地里,还有4000多位“新农人”“农创客”奔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
“人才最看重的,就是是否有适合自身发展的生态环境。这些年,余姚着力营造重才爱才的浓厚氛围,不断完善人才保障机制,持续优化‘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下’的人才发展环境,让各路人才在余姚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余姚市委相关负责人掷地有声。
编辑:金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