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中华,万古山河。何以中国?这是一个沉甸甸的问题。
11月30日,“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山东曲阜启动。媒体采风团从“东方圣城”出发,乘齐风鲁韵,穿越时空的长廊,以脚步为尺,以心灵为触,度量历史的深邃,感受文明的跳动,在这片人文沃土,寻找属于山东的独特答案。
(一)
何以中国?山东的答案,在一盏“杯”中。
蛋壳黑陶杯,“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最薄处只有0.2毫米,被誉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亦为“礼出东方”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明。
最初发现的蛋壳黑陶残片,出土于济南市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遗址。这里不仅是中国第一个由国家学术机构独立发现和发掘的史前文化遗址,还被誉为中国“考古圣地”。
在此之前,因仰韶彩陶与中亚细亚文化相似,“中国文化西来说”曾风靡一时。直到城子崖磨光黑陶的惊世发现,与仰韶彩陶截然不同,有力驳斥了这一论调。
考古学家将以黑陶为标志的古文化称为龙山文化,距今约4300年至3800年,恰逢尧舜禹至夏初的辉煌时期,成为探寻中华文明滥觞的关键节点。城子崖的发掘者、“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曾表示,要是能寻出城子崖黑陶文化的演绎秩序和所及准确范围,中国黎明期的历史就可解决大半。
今年3月,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山东沂水跋山遗址群”考古项目入选,一把距今约9.9万年的“象牙铲形器”火爆出圈——这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磨制骨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李罡表示,跋山遗址整个连贯的地层和每个时期的石器面貌,能够充分显示出该区域东方人类的发展轨迹,“这种发展轨迹能在回答‘末次冰期寒冷期东亚古人类灭绝’‘现代人6万年前才从非洲扩散到欧亚大陆’等国际热点话题方面,给出我们的‘中国答案’”。
不止如此。
60万年前,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早的古人类“沂源人”在这里直立行走;
比甲骨文要早将近1500年的原始文字“大汶口陶文”在这里挖掘;
中国最古老的长城——齐长城在这里矗立……
从跋山、水泉峪到赵家徐姚、扁扁洞,从后李文化、北辛文化到大汶口文化、岳石文化……山东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山东课题研究,截至目前,累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2次、项目25项,在全国率先建立起10万年以来绵延不绝的文化谱系,成为全国史前文化谱系最清晰、发展链条最完整的地区。
此外,山东积极实施“山东文脉”工程,启动编纂6000多种、13亿字的大型文献《齐鲁文库》,《儒典》《齐书》相继发行,让活起来的典籍成为中华文明的讲述者。
纸上的历史精彩而灿烂,土层下的历史真实而纯粹,两者一起构成了中华文化的表里两面,共同铸造着数千年的璀璨人文。
(二)
何以中国?山东的答案,在一座“山”上。
这座山,叫尼山。尽管它奇不过三山、险不过五岳,却因孔子成为中华文明史上的一座高山。
公元前551年,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在这里诞生。自此,儒家文化在这片土地上落地生根,逐渐成长为中华文明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理之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学习之法、“德不孤,必有邻”的修身之道……这些思想精髓深深融入华夏儿女的血脉,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嵴梁与文明根基。
而今,尼山不仅是儒家文化的圣地,更是世界文明交流的桥梁。已举办十届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永久落户于此,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也多次在此拉开帷幕。每年,成百上千的专家学者从世界各地来到中国,齐聚尼山脚下,共赴文明之约。从最初的儒家思想学术论坛,到文化、教育、历史等议题研讨,再到国际政治、经济、生态、艺术、中医药等多个领域的交流互鉴,世界在尼山慢慢读懂中国,尼山亦紧扣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积极推动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为更好应对全球挑战、促进人类文明进步提供“尼山答案”。
孔子,这位“世界顶流”,也正在以更加时尚、接地气的方式走入年轻人的心中,融入百姓生活。
在“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借助AI技术,孔子在孔庙讲学现场“现身”,并通过微信和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聊”起了天。紧接着,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孔子研究院原院长杨朝明与大家分享更加真实的孔子:他擅长射箭、擅长驾车,是真正意义上的“山东大汉”,还是热爱音乐的“文艺青年”。
在尼山脚下,“和为贵”调解室可谓是家喻户晓,有矛盾就去“和为贵”调解室拉拉呱、评评理逐渐成为当地居民的共识。“礼之用,和为贵”,曲阜积极汲取传统文化思想,把调解工作做在矛盾纠纷激化之前,形成了“以礼让人、以德教人、德法融合”的基层社会治理品牌。今年以来,遍布城乡的483家“和为贵”调解室共化解矛盾纠纷21350件,化解成功率达94.63%以上,基本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能调则不诉”。
不只是孔子。孟子、墨子、曾子、孙子、管子,范蠡、鲁班、诸葛亮、戚继光、王羲之、李清照、辛弃疾、蒲松龄,文圣、武圣、书圣、算圣、商圣、孝圣、棋圣……齐鲁大地,星汉灿烂,一代又一代先哲的智慧之光在这里交汇融合,共同塑造了中华文化的多元面貌。
(三)
何以中国?山东的答案,在一枚“顶针”里。
在“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启动仪式上,“山东好人”、沂蒙新红嫂于爱梅在现场展示这枚“顶针”。
“这是我们家的传家宝。”于爱梅的奶奶,是带领全家创办战时托儿所的“沂蒙母亲”王换于,她的妈妈则是用乳汁喂养革命后代,让自己的孩子喝米煳的张淑贞。在抗日战争的烽火岁月中,红嫂们正是用这枚顶针,为八路军缝制军衣、制作军鞋,而今,于爱梅又用这枚顶针为解放军缝制鞋垫。
八百里沂蒙大地,十万英烈血洒疆场,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如何把这些动人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2004年,于爱梅开始认真整理沂蒙红嫂事迹,到处义务宣讲沂蒙精神,几乎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累计行程20多万公里。近年来,她还发起成立沂蒙精神传承促进会,每年组织宣讲员外出宣讲1200余场次。“我今年虽已72岁,但志向永不变,我将一直大力弘扬沂蒙精神,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于爱梅说。
时至今日,沂蒙精神不仅在口耳相传中。它化成了一部巡演300场、实现国家舞台荣誉“大满贯”的《沂蒙山》,屹立为民族歌剧的巅峰之作;它变成了《永远的新娘》《妇救会》等一场又一场群众自导自演的沉浸式小戏小剧,成为有效促进文旅深度融合、持续激发文旅市场活力的重要途径;它还是一个个红色景区、一条条研学线路,在新时代,不断用红色文化凝聚人、培育人。
“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文化与“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相融,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淳朴厚道的山东人。栾留伟在河北固安勇救三名落水儿童后溺水牺牲;36岁的王龙为救落水游客用生命完成最后的托举;23岁的王成龙面对失控的大货车,舍身救战友不幸壮烈牺牲;31岁退伍军人许亮徒手爬窗,火场中勇救被困女孩;95后小伙儿丁云骢瞒着家人到重庆救火……一个个“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山东人,以平凡之躯践行大爱之举,用实际行动诠释中华民族的精神底色。
(四)
何以中国?是将深邃历史与现代活力的巧妙融合。沿黄河壮阔,沿大运河悠长,沿齐长城雄浑,沿黄渤海辽阔,四条文化体验廊道如同四条彩带,串联起山东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而胶济铁路文化体验线,则像一串璀璨的珍珠,将沿途的城市与乡村紧紧相连,讲述着中国故事,展示着中国风采。
何以中国?是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找的完美平衡。在山东博物馆,借助先进的空气成像交互技术,观众能够隔空触摸历史,直观地观察原始人活动的演示画面;在泰山脚下,著名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被搬入现实,通过场景融合、VR交互等声光电多媒体技术,带游客驭剑飞行、上天入地,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而“山东手造”的爆火,则是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让古老的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绽放异彩,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何以中国?是文脉绵长、生生不息!
何以中国?是和而大同、美美与共!
何以中国?是万众一心、同舟共济!
何以中国?是锐意进取、不惧挑战!
海岱之间,一眼万年。青蓝赓续,弦歌不辍。每一次凝视,都是中华文明的缩影;每一个脚印,都是文化自信的源泉。在这片齐鲁大地,我们遇见的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中国,更是一个文化上的中国,一个历史与现实交织、传统与创新并存的中国。(石晓丹)
编辑:金杜